通常情况下现浇板产生裂缝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7种
第1种贯通性裂缝,这种裂缝主要是出现在现浇楼板的中部;
第2种,梁测规则性裂缝,这是现浇板的上表面在梁两侧出现的规则性裂缝;
第3种楼板角部斜裂缝,是由现浇板角部产生的斜裂缝;
第4种预埋盒孔周裂缝,是由于施工预留孔和水电预埋盒延孔洞四角产生延伸的裂缝;
第5种,沿板主筋开裂,这个是现浇板沿板筋出现的微裂缝;
第6种,延预埋管开裂,现浇板沿预埋线管的位置很容易就产生裂缝了;
第7种,无规则的龟裂,这种就是现浇板表面出现的无规则龟裂。

分析现浇板裂缝形成的原因
1、配合比、材料不符合要求或现场加水致使坍落度过大,堆载过重、拆模过早、养护不良。混凝土早期强度低,
水化及养护过程中干缩所致。
2、梁面负弯矩钢筋配筋不够或钢筋被踩踏致使负筋保护层过大。
3、端部房间外角未设置放射性加强钢筋,楼板受荷过早或受荷过重或过于集中。
4、楼板施工孔洞未预埋圆形孔洞或孔洞过大,另孔洞周边未设置加强钢筋。
5、楼板底筋、面筋保护层偏小,垂直方向的分布钢筋保护层过大或没有分布筋,致使钢筋部位出现微裂缝。
6、预埋线管直径过大或楼板厚度偏薄,或放置位置不合理,未放置在楼板中部。
7、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粗细骨料级配不良,二次收抹时间不合理,未采用抹光机压实抹平。
防治措施
1、优化混凝土配合比,严格控制掺合料总掺量、水泥总用量和其他外加剂用量。
2、预拌混凝土在运输、浇筑过程中,严禁随意加水。
3、现浇楼板浇筑后12小时内(1.2N/m㎡)不得上人,24小时内不宜在现浇楼板上吊运和集中堆放施工物料。
4、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需必计算确定,除满足强度要求外,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。待同条件养护试块达
到设计和规范规定强度时方允许拆模,并结合施工荷载保留部分支撑。
5、建筑物端部房间外角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放射加强钢筋,设计无要求时也应建议设计增设。
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。阳台、雨蓬等悬挑现浇板负弯矩钢筋
6、下面,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钢筋保护支架,在浇筑混凝土时,保证钢筋不位移。楼板负筋宜采用通长钢筋
马凳筋确保保护层厚度,底筋宜采用细石砼保护层。

7、楼板混凝土浇筑时,应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,终凝前进行两次抹压。混凝土应在初凝后,及时设专人进行养
护,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0天。
重庆胜帅实业致力于服务广大客户,不断进步,不断创新,致力于助力中国建筑,重庆胜帅实业主营产品:止水钢
板、止水螺杆、声测管、钢筋网片、钢笆网、铁马凳等建筑配件,联系方式:18680866466。
(部分图文摘自网络侵删)